2024年銀行校園招聘考試面試技巧:多角度分析問題,讓面試更有話說
【例題展示】
近年來,隨著基層減負的持續推進,“文山會海”現象有所遏制,但部分基層在運用政務新媒體平臺方面又滋生了新的形式主義苗頭,如答題刷積分、轉載集贊、定位打卡拍照等。對此,你怎么看?
【存在問題】
1.脫離題干,憑空想象。
拿到這個題,我們可能會抓住“文山會海”、“新的形式主義”這兩個詞展開我們的作答,但通常給出一個否定的評價后就無話可說了,思考起來完全沒有抓手。
2.內容分析角度單一,拓展不開。
有的同學無話可說也體現在,作答時僅僅圍繞一個角度,整個題目作答只分析問題不想解決、只考慮表面而忽略根本、只給出解決方向而沒有給出具體解決方法。
3.作答內容一鍋粥,無條理。
當我們面對題目有話可說時,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,就是想到什么說什么,但往往沒有條理,車輪話來回說,說來說去自己也發現這個問題就又變得無話可說了。
【如何避免無話可說,實現多角度充分全面作答】
一、開篇表態個性化。
我們在對一個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時,可以試著按以下幾個類型的分析角度思考:
第一,自然表述類。我們可以從自身經歷或自身感受來表達我們的看法。
第二,知識積累類。這一類型需要我們對題目中涉及的話題有詳實的知識積累,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要注重文章閱讀和記憶。就本題而言可以結合基層減負工作、結合新媒體發展背景、結合官媒或者結合習總書記講話展開分析。
第三,深度剖析類。通過挖掘本質或表面問題來對問題進行深層或表層分析表態,另外我們也可以試試利用題干中的其他信息。以本題為例,針對新的形式主義,題干中還給我們舉了三個具體的例子,那么我們不妨結合“答題刷積分、轉載集贊、定位打卡拍照”這三個例子具體分析,究竟這些新的形式主義會帶來哪些消極影響,或者結合我們的親身經歷談談我們的真實感受,比如:我微信好友中也有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,她經常在朋友圈轉載一些文章同時號召大家點贊,點贊數確實越來越多,但文章閱讀量卻只是個位數,這樣的對比不免讓人發問,這種形式點贊真的有意義嗎?
二、問題表現多角度。
1.單刀直入。問題的分析,我們可以單刀直入地直接點出問題,根據題干信息一一列舉目前出現的問題有哪些,例如:下載APP、關注公眾號,每天登錄答題刷積分;拍照成為“第一要務”,照片甚至有規格和數量的要求;耗時費力地運營公眾號,發布內容閱讀量不高,但周末還得點贊評論轉發,截圖發到單位群。
2.分類分析。如果我們對問題的把握很準確,也可以對問題進行分類,比如按目的劃分:
(1)初衷好但方式不當:開展答題刷積分,也是為了更好地督促基層干部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,提升自身的實際素養,但方式方法確實略有不妥。
(2)純粹的形式主義:拍照成為“第一要務”,照片甚至有規格和數量的要求等,確實從目的上就有失偏頗,沒有真正地將工作事務放在第一位。
三、影響分析多角度。
影響分析我們可以選擇主體分析、時間維度分析、直接間接分析等方法,作為我們分析的思路,其中主體分析法不僅適用于其他內容的分析,同樣也是比較簡單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,大家在平時練習中可以多做嘗試。
四、原因分析多角度。
原因分析除了上述的以下方法,還可以從層面的角度進行分析,常見的層面主要包括思想層面、原則層面、能力層面、制度層面、監督層面等。
五、對策給出多角度。
以本題為例,我們可以從治理形式主義的態度和方法層面給出對策,包括:堅持從嚴治理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、堅持系統治理;也可以從用好形式主義治理的“四化”層面給出對策:(1)社會化。形式主義的治理不能單單依賴黨內監督,更要用好社會監督,形成社會共治局面。(2)法治化。各級紀律監察部門應當根據本地新媒體當中形式主義情況,因地制宜制定制度規范。(3)智能化。借助互聯網、二維碼等技術,推出智能化監督舉報方式。(4)精細化。形式主義的治理要“往下切”,往細處切,不僅僅要關注新媒體領域,更要關注到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、生態等方方面面的工作。
|